山东演艺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尊龙凯时官网

山东演艺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尊龙凯时官网
关于集团
新闻资讯
集团新闻
演艺动态
视频新闻
优秀剧目
联系尊龙凯时官网

电话:0531-66570780
传真:0531-66570780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解放路25号
邮编:250014
e-mail[email protected]

尊龙凯时官网-尊龙凯时平台 新闻资讯 演艺动态
山东演艺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发表时间:2013-11-08

[摘 要]演艺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积极的社会效益,其低投入高回报、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特性正日益受到社会的认可。基于山东演艺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对比其他省市的发展经验和相关产业门类发展的成熟模式,总结山东演艺产业发展取得的经验和成绩,指出不足和缺陷,探索演艺产业发展的山东模式。

 

[关键词]演艺产业;发展现状;问题研究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演艺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诸多文化产业的利好政策,力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当前我省文化演艺产业从管理体制改革,运营机制转变,市场主体打造、产业链条铺就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不断壮大山东演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相较于我省丰富的文化演艺资源,较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省演艺产业在演艺资源的整合、企业管理运营水平以及硬件设施配套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与北京、上海、浙江等先进省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严重制约和影响着我省经济文化强省战略步骤的实施。

 

一、演艺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演艺产业是指在剧场、戏院、音乐厅、广场、体育场等室内外演出场所进行的、面向大众的商业化艺术表演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创作、策划、经纪、票务等活动。[[1]]演艺产业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具有价值导向性的特殊产业,是兼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重责任的,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制度和观念的遗留,文化演艺活动被高度的公益化和意识形态化,演艺活动的市场属性被埋没。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演艺活动的市场潜力不断被挖掘,并形成一个市场要素完备的产业门类。

 

(一)演艺产业的发展是我省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有力支撑。

 

演艺产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自山东省委省政府于2008年作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决策以来,我省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2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0013.24亿,年均增长9.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1897.10元,总体经济实力在全国排在第三位,人均gdp在全国排前十位。但是当前我省文化演艺产业的市场化水平和经济总量远不能和经济大省的地位相匹配。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演艺生产力才能完善和优化我省总体经济结构,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才能为我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十二五”末,山东省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性产业,除了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张,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结构的优化,特别是要注重文化产业的核心层次的发展,让核心层的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的外围层和周边层的提升。演艺市场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核心构成,有一条很长的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产业链上通尊龙凯时平台的版权交易与演员经纪,中连演出院线与演艺配套,下接票务营销与衍生产品,诸要素上下联动,在促成演艺产业良性互动循环发展的同时,强大的经济扩散效应向周边艺术门类扩散,带动文化产业的整体提升。

 

演艺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还将带来更多的正外部效应。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拥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齐鲁文明,是文化底蕴、文化传统和文化创新资源丰厚的文化大省。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是艺术创作灵感的不竭之源。通过市场运作机制的激活,巨大的资源优势将转化为丰富的产业优势,同时演艺产业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同时,还将向社会扩散积极的正外部相应,例如,优秀的演艺项目将成为山东的新名片,大型专业场馆成为山东的新地标,另外演艺产业的发展在带动旅游经济、拉动投资、推动就业等方面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二)演艺产业的发展是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必然。

 

演艺产业的发展将促进居民文化消费结构的转型。联合国对美国、日本等1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阶段性分析,得出:当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时,文化娱乐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将会迅速上升。2012年,山东省实现生产总值50013.24亿,年均增长9.8%,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256.63美元,其中东营人均gdp达到23422.71美元,青岛、威海、烟台、淄博和济南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山东目前仅有菏泽、临沂、聊城三市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菏泽人均gdp最低,为3431.10美元 。纵观全省十七地市人均gdp均已全部超过3000美元,文化娱乐的消费比重将大幅提高。但是当前以看电视、看报纸/杂志、看书、听广播、去公园等基础类文化消费在我省城镇居民的日常文化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且娱乐类文化消费和发展类文化消费所占比重较小。演艺产业作为发展类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娱乐观赏性和情感陶冶性于一身,随着演艺市场的发展活跃,演出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人们对于话剧、歌剧、音乐剧、杂技以及戏曲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发展类文化消费的比重会逐渐上升,丰富居民的文化消费形式,进而完善居民的文化消费结构。

 

演艺产业的发展将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城市的品味。文化消费如同一把尺子,能衡量出一个民族的进取精神和状态。因此,大力提倡健康的结构合理的文化消费,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是实施文化战略的关键一环。演艺产业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价值体现,在活跃百姓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品位,实现与社会大众的无缝融合。为此,就需要我们充分开发和利用市场优势,发展演艺产业,丰富居民文化消费的场所与资源,建设品位高雅、风格鲜明、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文化设施,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真正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山东演艺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2010年,山东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260亿元,其中娱乐演艺业为66亿元,占总体比重的5.2%。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馆以及演出经纪机构三大板块搭建起我省演艺产业的基本格局。截止2011年,全省有艺术表演团体116个,从业人员6163人,累计演出20070场,平均每团年演出173场次,国内观众2296万人次,总收入5.2亿元人民币,演出收入6740.7万元。

 

全省有艺术表演场馆93个,执行事业会计制度的49个,44个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从业人员共计2134人,坐席数75770个,演出场次26501场,观众307.0人次,实现总收入16614万元,艺术演出收入2254.4万元:另外,全省审批演出经纪机构42家,为全省演艺产业运作和发展提供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省国有文艺院团体制发生根本性变化。

 

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全省文化系统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求发展,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工作,针对各级各类国有文艺院团的不同性质和功能,明确不同的改革路径和要求,按照“转制一批、整合一批、撤销一批、划转一批、保留一批”的思路,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除中央明确保留事业体制的山东省京剧院和青岛市交响乐团2家院团外,全省承担改革任务的116家国有文艺院团已全部完成阶段性改革任务,其中转企68家,撤销23家,划转25家,核销事业法人91个,核销事业编制4410名,3689人进入转制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涉及资产4.9亿元(不含土地和房产),做到了真转真改,可核查、不可逆。转企院团占到全省院团总数的58%,杂技、话剧、歌舞等一般性国有院团全部实现转企改制,全省国有文艺院团体制发生根本性变化。

 

(二)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引领产业结构发展。

 

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省文化厅会同省委宣传部研究起草了《山东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暨组建山东演艺集团方案》,实施同城、同市、同类、同业国有文艺院团资源整合,率先推动省直国有文艺院团、济南市部分国有院团和省直有关文化单位改组、改造、改革,组建统一领导、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山东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建成主业突出、特色发展、充满活力、运行高效,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有演艺集团;以产权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打造山东演艺联盟,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探索形成演艺业发展的山东模式。目前,山东演艺集团已经挂牌开始运营。同时,青岛市民族艺术剧院、青岛市歌舞剧院、青岛市曲艺团整合为青岛市歌舞演艺剧院有限公司,参与组建了青岛演艺集团;山东省杂技团与济南市杂技团整合,参与组建济南演艺集团,这是全省演艺资源进行兼并重组迈出了重要一步。

 

2013年山东3月由山东演艺集团牵头,联合全省主要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剧场、演出经纪机构以及相关传媒等领域的187家单位联合成立山东演艺联盟。这是我省探索“山东演艺模式”的重要尝试,也是全省各艺术院团、专业剧场、演出经纪机构共同开拓市场,携手打造全国独一无二大型演艺综合体,争创全国一流品牌,推动演艺产业发展的重要开端。

 

近年来,对国有院团整合改制的同时,积极鼓励、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演艺产业领域,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国有文化单位的改革和重组改造,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投资兴建各类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使民营资本成为演艺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三)打造艺术精品,提升我省核心文化影响力。

 

全省各院团在抓好体制改革的同时,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立足发展、着眼长远,做到改革不松懈,发展不停步。特别是牢牢抓住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即将在山东举办的契机,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排演,打造了《铁血鸿儒》、《重瞳项羽》、《萧城太后》、《东方朔》、《严复》、《诗杰王勃》、《长勺之战》、《毋忘在莒》、《六字碑》、《圣水河的月亮》、《儿行千里》、《聊斋遗梦》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其中莱芜梆子《儿行千里》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举行了“喜迎十八大、相约十艺节”2012年山东省优秀舞台剧目展演活动,全省28个院团演出56场,对促进我省舞台艺术的繁荣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院团改革的正效应正在逐步显现,院团上下干劲充足,形成了齐心协力谋事业、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专业舞台艺术取得丰硕成果:全省有1台剧目入选文化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2台剧目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3台剧目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5台剧目荣获文化部“文华剧目奖”,7个杂技节目分别获得“金小丑”奖、法国明日杂技节“共和国总统奖”等国内外杂技大奖,3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1人荣获“二度梅”。(大众网)

 

文化与旅游融合日益紧密,演艺产业涌现一批亮点项目,《蒙山沂水》、《蓝色畅想》、《封禅大典》、《神游华夏》、《孔子》等成为旅游演艺品牌。

 

(四)以十艺节为契机,多种手段繁荣山东演艺市场。

 

经国务院批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13年10月在我省举办,内容涉及文华奖全国新创作剧目评比演出、全国优秀演员比赛、“群星奖”评选、演艺产业活动等八大项目,这是我省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节点,也是大力发展我省繁荣文化产业、活跃演艺市场的重要契机。

 

省筹委会先后制订了《十艺节场馆建设总体工作方案》和《演出场馆准备工作有关标准和要求的指导意见》,对涉及的58个演出场馆,从建设进度到技术标准再到使用功能提出指导要求,全面提升了我省演出场馆的硬件配套。

 

全加大对艺术精品创作的扶持力度,突出抓好重点剧目创作。目前,我省共投入专项资金2亿多元,通过大力实施“山东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和“十艺节重点剧目创作工程”,当前已涌现出62部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作品。一方面积极创造精品剧目,另一方面大力引进外国优秀剧目活跃山东市场,目前“十艺节”筹委会邀请了包括中文版《妈妈咪呀!》在内的世界上8个国家和地区的8台40余场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参加艺术节祝贺演出,并将于2013年5至11月份来山东各市巡演。

 

2013年10月中下旬,将在举办2013中国(山东)演艺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演交会”)。演交会将设置国家经典优秀演艺剧目,国内演艺剧目、演艺机构,国外演艺剧目、演艺机构,山东演艺,文化旅游演艺,演出器材,动漫及舞台美术,演艺衍生品等专门展区,并将同时开展重点演艺项目签约、国内外优秀演艺项目展演推介以及十艺节演出剧目观摩等活动。前来举办演出或参加十艺节“演交会”,将获得十艺节山东省筹委会的重点扶持,以此聚集更多的外演精品,经省筹委会外演部审定入选的优秀剧(节)目,省筹委会将根据情况适当购票,免费向劳模、农民工、残疾人等群体发放,每项演出购票金额为1万元至5万元。

 

三、山东演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如何创新机制,转换体制,面向市场,提高效益,实现可持续经营和发展,是摆在我省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和剧院经营管理部门面前的重要任务和严峻课题。

 

(一)体制机制僵化,发展活力不足。

 

用人机制不完善,产业发展缺少智力支撑。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演艺活动逐渐与高科技、新媒体以及新的管理理念相结合,对于懂艺术、善经营、通管理、精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但是当前我省文化部门的用人机制尚不能满足演艺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文化系统内的领导干部和文化创作人员大都是文人、艺术家出身,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了解,对于新兴的演艺形式和演出手段缺乏经验,甚至在艺术创作中一味追求艺术性而忽视或排斥艺术的商业化因素;当前国有院团和演出剧场大多都是依照事业单位选拔考试来引进人才,这种选拔性考试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人、用人的公平公正,但是一纸试题涵盖着对于政治、经济、文学、运算、常识等方面的考核,考核的是人才的综合知识储备,而那些专业拔尖人才以及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艺术造诣很高的民间艺人却被拒之于专业院团门外,最终造成人才的流失,背离了选人用人的初衷。

 

当前我省转企院团占到院团总数的58%,杂技、话剧、歌舞等一般性国有院团全部实现转企改制,人事制度遵照“旧人旧办法,新人新办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院团改革的顺利实施,但是人员的整体素质构成还是不能满足演艺产业发展的新要求,人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按资排辈的用人原则,也将伴随着改革后的旧人而长期存在;另外人才奖惩、竞争上岗等新制度难以落实,旧制度不废除、新制度不跟进,不能从根本上优化用人制度,工作效率不高、人浮于事的现象也将长期存在。

 

在民营剧团中,中高级职称以上的创作人才和表演人才占演职员总数的比例很低,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的高素质人才严重匮乏,大多数民营文艺演出团体缺乏引进、留住人才的条件和机制,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优秀的人才往往倾向于公办艺术院校以及国有艺术院团,悉心培养的人才往往成熟后流向大都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导致我省民营剧团缺乏最起码的后备力量。引进成本较高,后备人才跟不上,特别是高素质艺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省民营演艺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管理和财政投入机制不科学,资源浪费严重。当前省内艺术表演团体和演出剧场主要分为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两种,部分事业单位转企后旧的管理制度依然保留,企业的工作思路和方向都依附于地方文化主管部门的指导,很难有自己的创新和符合市场化运作的突破。部分剧场建成后常年没有市场化的运作,职能上主要承担政府的大型会议,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演出,真正面向社会售票的演出少之又少,最终导致事业单位转企后换汤不换药,旧体制依然保留。

 

政府投入机制不合理,在文化事业单位转企之前,长期以来“收支两条线”,一方面政府财政差额补贴,另一方面单位的盈利全额上缴,严重影响着单位走向市场盈利创收的主动性;省市主要艺术院团和演出场馆的补贴往往动辄几十万上百万,这些单位本身就实力雄厚,再加上政府财力和政策的大力支持,做足了锦上添花的工作,但是相较于基础设施落后,盈利能力薄弱的小剧场、小院团更需要政府的补助,政府补助的金额远不能满足单位的发展,这种补贴倒挂的政府财政补助结构,制约着大小文化企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演出市场不规范。我国演出市场的发展至今仍处于探索的阶段。一方面,整个市场在剧本创作、资金投入、演出内容上缺少规范,更没有硬性制度的制约,仿制、抄袭等恶性竞争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要票、送票”现象搞砸演艺市场。当前演艺活动不是一种单纯的市场行为,还是一种变相的“外交”,演出方通过送票获得公安、消防的许可,通过送票与赞助单位和活动场馆搞好关系,长此以往,观众形成思维定式,在观看演出之前,首先想到的是去哪要票,而不是主动掏钱买票,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演出的票房,还制约着演艺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二)市场化水平低,市场化潜力未得到有效激发。

 

2010年,山东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260亿元,其中娱乐演艺业为66亿元,占总体比重的5.2%,这一数据明显落后于同为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出版、影视等行业,2010年出版业中仅山东出版集团的收入就比全省娱乐演出业高出11亿元。

 

当前我省演艺产业的构成要素不完整,从生产到流通再到销售的产业链条没有打通,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演艺产业链是指整合创作、院团、剧场、经纪等演艺资源而形成的,集剧本创作、演出策划、剧场经营、市场营销、演艺产品开发等多个环节的,紧密衔接、相互协作的产业链条。(参照2009年,文化部出台的《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演艺产业链”的表述)

 

当前我省演艺产业没有一条本土文艺演出院线,没有一座演艺产业集聚区,演艺产业链条中从事生产、流通和销售三方面的微观业务主体不能实现高效的信息沟通和市场反馈。基本上都是单兵作战、各自为营、全面发展,这就会造成演出市场信息依然闭塞,演出场馆经营范围雷同。而且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和鲜明的经营特色,市场潜力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不能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在整合资源、抵御风险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短期内虽然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从长远来看必将被标准化、规模化,覆盖全产业链的演艺综合体所取代。

 

产业微观主体内部运营机制不合理,缺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新的审美需求,对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愈发显得迫切。在这种背景下,我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方面卓有成效,但是改制后的这些院团对现代企业制度的了解不够,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问题突出,公司受体制因素、人员素质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对绩效考核认识不够,考核方法单一且流于形式,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考核周期设置不合理,这些己开始制约企业的发展。另外由于这些院团长期的体制中接受多头管理、资产归属不明晰、收支账目混乱,造成院团转企后法人主体不明晰,资产清查不彻底,未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导致这些新组建的企业在商业化运作过程中面临管理混乱、融资困难。

 

市场主体实力不强,产业发展缺少旗舰。虽然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卓有成效,在省内打造了一批演艺界的航母,如山东演艺集团、济南演艺集团、济宁演艺集团等等,但是这些庞然大物的市场化运营状况确实不容乐观。当前山东省内尚无演艺行业的上市公司,没有一条本土的演出院线,较有影响力的演艺公司也是寥寥无几。例如实力最雄厚的山东演艺集团2011年演出收入仅为542万元,相较于重庆演艺集团的7000万和东方演艺集团的9000万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收入差距的背后是集团市场化运作的不充分和盈利模式的不科学。市场主体实力不强导致市场行为的失范,缺少一整套能够指引产业发展方向的战略目标,演艺微观主体单兵作战,盲目发展,不能形成符合我省实际的行业发展标准。

 

文化企业融资困难,制约演艺产业的规模化运作。由于文化演艺产业是一门以内容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在融资方面面临诸多制约因素,特别是新的演出项目在打造过程中,只有剧本内容和创意策划这些难以评估与量化的无形资产,很难获得信贷支持与社会资本的介入,启动资金不足从而影响剧目的艺术水准和市场化运作水平,甚至有的项目由于缺少资金而被搁置。当文化信贷担保公司在我省成为稀缺资源、文化产业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的缺失、以及文化企业贷款贴息机制的缺位,融资难、信贷难还将长期困扰着文化演艺企业,制约着我省演艺产业的规模化运作。

 

(三)演艺基础设施落后,周边服务配套不完善。

 

演艺场馆年久失修、设备老化,成为演艺活动开展的瓶颈。作为演艺市场载体的剧场,由于其所处区位以及其规模和数量的稀缺性,在一定区域内占据排他性的竞争优势。长期以来,部分大型标志性的场馆由政府文化部门直接拥有和管理并由政府投资和补贴,缺乏合作与竞争的动力,虽外表光鲜但活力有限;大多数剧院、剧场、礼堂仍分属于不同的文艺院团或单位。市场化运作水平低,除了每年举办几次政府例行会议和系统内部单位的文艺活动,便不再承担面向社会的演出活动,导致剧场的灯光、音响、舞台机械等基础设施常年得不到更新维护,以致闲置老化,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舞台演出和观众享受体验的需求;另外有一些剧场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转企后更是步履维艰,没有政府的财政补助,多依靠场馆的出租、产品展销以及改造成网吧或者电影院,演出功能和条件完全丧失,不能提供有效的文化供给,甚至有些剧场年久失修得不到维护,屋顶漏水、墙皮脱落,达不到消防安全标准,成为“危房”。  

 

演艺场馆周边服务配套跟不上,制约着演出场馆功能的有效发挥。一个中型剧场的观众席位在一千人左右,每次举行演艺活动都要接待观众几百人甚至上千人,无论是新剧场还是旧剧场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与周边的宾馆、饭店、停车场以及公共交通形成有效联动,共同提升剧场的接待能力。旧剧场多处于城市的核心区域,周边宾馆、饭店等基本配套一应俱全,但是剧场周边往往道路狭窄,交通拥堵,剧场门前空间不足,停车位寥寥无几,不能及时吸收和疏散人流;新场馆大多远离市中心,多建在城市的郊区以及新城区,这些场馆摆脱了交通拥堵,但是这些区域一般人口稀少,饭店、宾馆、医院等基础设施不配套,观看演出活动的便利度不高,时间和体力成本消耗较大。 

 

(四)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市场培育力度不充分。

 

演艺产业的发展结构不均衡。根据统计我省当前的演艺市场主要以地方戏曲、杂技以及演唱会为支撑,话剧、音乐会、舞剧等欣赏门槛较高的演出往往受到市场的冷落,虽然这种现象在全国范围内较为普遍,但是作为一个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演艺市场的不均衡发展,道出了我省居民在文化欣赏水平和消费档次的不足,应该采取多重措施积极开展文化艺术教育,注重高端演艺市场的培养,提升居民文化消费的品味,实现我省演艺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消费结构不合理,对演艺活动没有消费习惯。经调查位居山东省城镇居民日常文化消费活动频率,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看电视、看报纸/杂志、看书、上网以及去公园,排名后五位的是字画收藏、参观会展、参观科技馆/博物馆、艺术培训以及看歌舞剧/音乐剧。

[2]]由此可见我省居民的文化消费结构严重失衡,基础类文化消费在山东省城镇居民的日常文化消费中所占比重较大,娱乐类、发展类文化消费所占比重较小。从消费频率看,目前山东省城镇居民对于基础类文化的消费频率要高于娱乐类、发展类文化的消费频率。

 

我省居民文化消费结构的失衡不仅仅体现在消费频率上,还体现在经济支出上。位居山东省城镇居民月文化消费支出前五位的分别是看电视的支出、购买报纸和杂志的支出、上网的支出、购买图书的支出以及购买电子光盘的支出,其中绝大部分为基础类文化消费;位居月文化消费支出后五位分别是字画收藏、参观博物馆/科技馆、艺术类培训、参观展览/会展以及看歌舞剧/音乐剧,均属于发展类文化消费。当前我省针对文化演艺产业缺乏较大的文化消费观众群。目前浙江还不像北京、上海那样,具有相当数量的欣赏舞台艺术的观众,山东的文化消费群体还不够成熟,对于演艺市场没有稳定的消费习惯。

 

票价过高,演艺市场培育力度不够。近几年,我省演艺市场迅速与国际接轨,场租、制作成本和票价等消费水平迅速攀升,整个市场处于一种超前消费的状态。许多剧目现在票价平水相对于目前我省居民人均收入偏高,而市场却提前进入消费化时代,出现了严重的供需不平衡。2012年,山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55元,位列全国第八位,相较于上海、北京、浙江等先进省份还有较大差距,但是我省的演艺活动的票价已经与全国接轨。当前一场演唱会的票价在300元到2000元不等,一场普通的音乐会、话剧以及戏曲演出,也因座区的不同票价从100元到1000元不等,远远超过电影和电视等其他文化消费。高价票很多家庭拒之门外,如果没有政府的资助,很多剧团就演不起,政府给予有限的资助后,票价往往又超出大多数人的消费承受力。政府提供不了充分的资助,观众自身的消费水平又达不到,成为制约演艺市场迅速发展、进入国际轨道的瓶颈。如果这个瓶颈不能突破,演艺产业这个市场蛋糕就不能做大,最终制约整个演艺产业的发展。

 

(五)缺少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剧目。

 

演艺创作注重教育功能忽视产业功能,注重文化属性忽视商业属性。长期以来“文人不言利”的思想根深蒂固,文化与市场相脱离,广大文化团体长期以来在体制上是事业单位、准政府部门,文化进入不了市场,也形成不了产业,更无法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一些剧目的演出形式和演出内容得不到创新,虽然艺术品质很高,但是与观众的审美期待和欣赏水平脱节,不能获得良好的市场回报,不能成为叫好又叫座的文化精品。

 

民间文艺院团相较于国有事业性质的院团,在市场运作上更具灵活性,但是在艺术生产方面能力薄弱,特别是原创能力不强,艺术精品不多。广大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多由私人兴办,受资金、人才和盈利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剧目创作过程中主要以复排和移植传统剧节目为主,不少剧目是根据民间故事粗糙改编,无力进行新剧节目的创作生产,缺乏时代特色甚至作品内容不合时宜,更缺乏创新。

 

经济效益不重视,社会效益难提高。由于计划体制的制度和观念的遗留,演艺活动的创作者和管理者普遍存在市场观念不强,只注重艺术生产的社会效益和艺术造诣,忽略其强大经济效益。艺术生产与市场需求不能形成高效的对接,导致演艺项目无人问津收入甚微甚至要靠政府补贴才能正常运转。当前广大国有艺术院团创作的普遍规律是,演艺项目申请完资金后开始依照业界评奖的标准开始创作,很多获奖的剧目获奖后,在所属剧场任务性地演出几场后便完成使命。这些剧目往往是本着社会效益第一位的原则开展创作,但是在创作过程中脱离观众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认知,与市场脱节,得不到市场的认可,票房惨淡,辐射范围不够大,其宣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也就得不到传播,其教化的、审美的社会效益也变没有达到,最终造成资源的浪费。

 

山东演艺产业的主导力量是文化体制改革后的国有文艺院团,经过持续深化改革,通过中宣部、文化部《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山东省政府批复的《山东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暨组建山东演艺集团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和顶层设计,促进了山东国有文艺院团的改革重组和资源整合,形成了演艺产业发展的基础格局,为山东演艺市场体系的创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探索符合山东的演艺产业发展模式,系统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山东演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是面临的重大课题。



[[1]]山东大学 曹晋彰 硕士学位论文 《演艺产业链的构建研究》

[[2]]谭延博1,吴宗杰2 《山东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结构探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 01-28

(作者:林凡军)

尊龙凯时平台的友情链接:

政府机关
全国演艺集团

网站地图 site map

尊龙凯时平台 copyright 2013 - 2018  by www.sdpag.com 尊龙凯时平台的版权所有山东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