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建设美丽精神家园 文化山东绽放时代新魅力 |
发表时间:2015-03-04 15:48:51 |
|
今年1.2万多字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挖掘和利用齐鲁文化就用了1860个字,约占整篇政府工作报告的15% ,对于山东省的下一步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山东是孔孟故乡,齐鲁文化的发祥地,历史和时代赋予了山东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和担当。 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传播加速发力,后“十艺节”效应渐次显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稳步推进,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日趋健全,孔子文化走出去吸引更多世界目光……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山东省追逐文化强省建设梦想的关键之年。这一年,在习总书记视察山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感召鼓舞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山东文化系统以文化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强大动力,文化建设发展步履铿锵,成果丰硕,在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道路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文脉。在中华民族艰难而辉煌的发展历程中,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始终为国人提供精神支持和心灵慰藉。这一年,山东抓住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并发表重要讲话的机遇,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工作的重大主题,一系列创新举措随之推出。在这一精神指引下,山东文化传承阐发展示工程顺利实施,加强古籍发掘整理,一批文化典籍和学术专著出版,“图书馆 书院”模式创新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得到加强,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民族血脉奔流不止。齐鲁文化走出去打响孔子品牌,第三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成功举办,澳亚文化节“聚焦山东”让世界了解齐鲁大地的文化魅力,6家海外尼山书屋得以落地,独具地域特色与民族魅力的齐鲁文化在世界舞台绽放出光彩。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实现文化惠民。这一年,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63亿元,公共文化大院或综合服务中心数量已近7万个,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有5个县(市、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入选数量全国第一,总数达到40个,位居全国第二;探索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服务标准、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服务标准、山东剧场地方标准,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管理办法,为制定全国标准提供了重要参考。目前,山东省公共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实现免费开放。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全覆盖,138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面建成,农村文化大院总数达5.6万余个,农家书屋建成6.7万多家,数量居全国之首。全年放映公益电影95万场,观众3.8亿人次,覆盖率达97%,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 文化产业发展提质增效。这一年,山东加快编制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3年—2020年)》等相继出台实施。由历山剧院等单位发起的《剧场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成为全国剧场行业第一个地方标准。这一年,山东积极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青岛“千万平米”文化创意产业园、烟台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数字化舞美科技应用产业基地等项目的开工建设,壮大了文化产业规模。同时,山东成功举办2014“文化项目社会办”活动,征集重点项目307个,总投资达617亿元。山东省文化厅联合金融部门制定的《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实施意见》等,为破解文化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文化体制改革激活“一池春水”。这一年,山东有10个单位启动省级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建立理事会制度,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途径。在国家号召政府部门简政放权的背景下,山东省文化厅建立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将原有107项权力事项缩减至47项。有序推进文化执法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与文化行政部门深入整合,济南、青岛、潍坊等地已启动重新编制部门“三定”方案。文化立法取得阶段性成果,《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列入省地方立法计划二类项目;《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出台,建立起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文化改革的微观践行正转化成为有影响力的文化软实力,而文化悄悄渗透进社会各阶层、惠及千家万户。 除此之外,山东还在文艺精品创作、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建设、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对外文化交流、政府信息公开等方面,在全国创出了模式,走在了前列。一项项承载文化正能量的生动载体、一项项化育人心的惠民润民举措,也让齐鲁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十二五”收官、“十三五”规划为文化强省建设带来新机遇。山东省文化战线意气风发,认真贯彻省委提出的“走在前列”的要求,着力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着力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着力创新文化市场管理,着力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着力提升对外文化开放水平,努力实现各项文化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建设道德文化高地,打造区域文化中心,相信山东的文化明天将更加美好。 (来源:齐鲁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