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演艺集团-尊龙凯时官网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自强自厚,“载”而不“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05-15 作者:樊和平 作者为东南大学资深教授,道德发展智库首席专家 来源:学习强国

自强自厚,“载”而不“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厚德载物”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要义有二。一是“载物”之“载”,它宣示中华民族对待世界的伦理态度;二是“厚德”之“厚”,它宣示中华民族对待自身的伦理态度;二者的结合,演绎中华伦理型文化的气质特征和价值取向。从“厚德载物”倾听中华民族的精神气息和文化脉动,关键在于理解两大关系:“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关系,“载物”与“宰物”的关系。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它们以天地之性隐喻作为中华民族理想人格的君子之德。张岱年先生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相统一,将其诠释为中华民族精神,其意在于:无论“自强不息”还是“厚德载物”,都不足以完整表达中华民族精神,二者的璧合,才是准确概括。“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对染色体,它不只是基于天地阴阳的中国哲学基因,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和历史传统的顶层设计和真实写照。


严格说来,任何民族都必须自强不息,否则便难以绵延和立足世界文明之林,诸文明传统之间的根本殊异在于如何表达和实现自强不息,在于自强不息的伦理前提和伦理性质。虽然“自强”本身具有自力更生的底色,然而在对待自然、对待其他民族的关系方面,都确实存在深刻的文明风险。迄今为止,人类对待自然的“认识—改造”的进程,也可以说是一部人类“自强”史,但它所导致的文明危机,已经深刻到如此程度。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大智慧和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就是“厚德载物”与“自强不息”辩证互动,以“厚德载物”的伦理精神引领、驾驭“自强不息”的民族冲动,由此建构文明的合理性。


古神话是人类文明的家园和起点,中国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相比,其显著标识就是崇德不崇力。古希腊神话中的主人公都是某种“力”的神格化,从俄狄浦斯的“征服力”、雅典娜的“魅力”,到宙斯的“众力之力”,奥林匹斯山的世界,就是一个“力”的世界。中国古神话,从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到最富有浪漫色彩的嫦娥奔月,演绎的都是善恶报应的伦理规律和文明信念。西周维新是中华民族由原初状态向文明状态、由神文向人文转型的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启蒙,其中最重要的觉悟就是所谓“天命靡常”“以德配天”,将“德”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文明条件和精神气质,奠定伦理型文化的精神基因。英国哲学家罗素在20世纪50年代就预警:在人类历史上,我们第一次走到这样的时刻,人类种族的绵亘,开始取决于人类能够学到的为伦理思考所支配的程度。面对深重而紧迫的人类文明危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体的中华民族精神,将具有独特的文明史意义。


“厚德载物”作为民族精神和文明精髓的关键词是“载物”,“载物”宣示对待世界的伦理态度,也体现中西方文明不同的伦理取向和哲学理念。从雅斯贝尔斯所谓“轴心时代”开始,中西方文明就形成不同的伦理世界观。中华文明的哲学理念就是《尚书》所昭告的“人是万物之灵”;西方文明的哲学理念就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万物之灵”将人当作世界的一部分,由此发展出“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天人合一的哲学世界观,以及“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伦理情怀。人何以成为万物之“灵”?就因为伦理道德,所以“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的失道之忧成为中国文化的终极忧患。作为“万物之灵”,人对世界的责任是什么?就是“载物”,“载物”的要义是“载”,它效法大地的德性,养育、负载、托载万物,因而期待并需要“厚德”。“厚德”不只是丰厚深厚的德性,而且意味着不断涵养更新自己的德性,因而必须在伦理道德上“自强不息”。“厚德”是个体道德,“载物”是社会伦理,“载物”必须“厚德”,“厚德”才能“载物”。在孔子那里,“厚德载物”一方面引申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自厚”之德,另一方面发展为作为儒家精髓的“内圣外王”之道。“厚德载物”演绎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密码。


与之相对应,“人是万物的尺度”宣示“宰物”即主宰万物,或人类作为万物主宰的世界观,其要义就是像一些哲学家所破解的那样:万物或世界在人看来是什么样,它就是什么样;换句话说,人要它成为什么样,它就必须成为什么样。“宰物”的世界观必然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紧张关系。“载物”与“宰物”的不同民族精神传统的典型历史演绎,就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和郑和下西洋两种不同民族叙事和文化故事。中西方于15世纪在世界文明史演绎的这两个情节相似但后果迥异的历史正剧,至今仍有很多不同文化诠释,乃至在中国成为关于传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典型事件,然而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所带来的是对原生居民的主宰和血腥征服,郑和下西洋所承“载”的是中华文明的传播,它们所演绎的是“宰物”和“载物”的两种不同文明悲喜剧。“载物”而不是“宰物”,是中华民族的伦理品质,也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大智慧。老子曾将作为宇宙万物根源的“道”的品德表达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载物”就是这种“长而不宰”与道合一中华民族的“玄德”。


自强与自厚合一,“载”物而不“宰”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因,也是中国伦理型文化的精神气质。邂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非常时代,面对日益深重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文明危机,无论个人还是国家、民族,以“自厚”推动和引领“自强”,摒弃“宰物”世界观,光大“载物”的伦理文明观,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分割线
尊龙凯时平台 copyright 2021 尊龙凯时平台的版权所有 © 山东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鲁icp备0505145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