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戏曲传承,好政策下应更有作为
发布时间:2015-07-07 作者:
7月2日,文化部艺术司公示了“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戏曲专项扶持项目入选名单。扶持项目分为“名家传戏——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名家传戏——当代京剧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名家传戏——当代地方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2015年京剧优秀剧目演出补贴”“昆曲优秀传统折子戏录制”和“地方戏曲剧种资料抢救与保存”。此举是文化部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支持戏曲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我国戏曲剧种繁多、样貌丰富,它们不仅蕴含着丰厚的文化价值,还与历代人们的审美、情感紧密相连。作为靠人与人之间的口传心授来延续的艺术,人既是戏曲的技艺载体,又是其传承主体。历代不同剧种的艺术家无不在坚守本剧种特色的基础上,将相对个性化的表演风格融入其中,以此推动戏曲艺术不断演进。同时,将最能代表某一剧种特色的经典剧目继承、流传下去,也是戏曲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从首批入选“计划”的项目中,不难看出国家层面对于戏曲人才及剧目的重视。昆曲的张继青、石小梅,京剧的杜近芳、李世济,吕剧的郎咸芬、李岱江等“国宝级”艺术家及一批中青年领军人物均被列为“名家传戏”的教师;大戏、折子戏以及相关曲谱、实物等也都纳入扶持范畴,比如入选的昆曲折子戏中,既有《闻铃》、《痴梦》等常见的生、旦戏,又有《千里送京娘》、《芦林》等以净行、丑行为主的剧目,剧目风格参差多态;而一些无剧目可传的剧种,其某些有特色的曲牌、板式或文献记录等也以不同形式被保护。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各级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维护剧种生存的多元样貌,实现“动静结合”的戏曲传承与保护之路,越来越被各方重视。国家出台措施、加大资金支持的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制定了配套办法,一系列好政策正在助力戏曲艺术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依托政策优势、专项扶持,戏曲院团及其从业者更应有所作为。首先,要把国家的钱用在刀刃上。戏曲院团要摸清家底,让最能代表剧种特色、最具地域风格或院团特点的作品得以流传,让有才干的艺术家人尽其用,让有助于梳理剧种发展脉络的资料得到记录、整理。其次,“输血”的同时还要“造血”。戏曲剧种只有把握源流、自我发展,才能融入时代,继续服务于人民。
我国戏曲剧种繁多、样貌丰富,它们不仅蕴含着丰厚的文化价值,还与历代人们的审美、情感紧密相连。作为靠人与人之间的口传心授来延续的艺术,人既是戏曲的技艺载体,又是其传承主体。历代不同剧种的艺术家无不在坚守本剧种特色的基础上,将相对个性化的表演风格融入其中,以此推动戏曲艺术不断演进。同时,将最能代表某一剧种特色的经典剧目继承、流传下去,也是戏曲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从首批入选“计划”的项目中,不难看出国家层面对于戏曲人才及剧目的重视。昆曲的张继青、石小梅,京剧的杜近芳、李世济,吕剧的郎咸芬、李岱江等“国宝级”艺术家及一批中青年领军人物均被列为“名家传戏”的教师;大戏、折子戏以及相关曲谱、实物等也都纳入扶持范畴,比如入选的昆曲折子戏中,既有《闻铃》、《痴梦》等常见的生、旦戏,又有《千里送京娘》、《芦林》等以净行、丑行为主的剧目,剧目风格参差多态;而一些无剧目可传的剧种,其某些有特色的曲牌、板式或文献记录等也以不同形式被保护。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各级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维护剧种生存的多元样貌,实现“动静结合”的戏曲传承与保护之路,越来越被各方重视。国家出台措施、加大资金支持的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制定了配套办法,一系列好政策正在助力戏曲艺术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依托政策优势、专项扶持,戏曲院团及其从业者更应有所作为。首先,要把国家的钱用在刀刃上。戏曲院团要摸清家底,让最能代表剧种特色、最具地域风格或院团特点的作品得以流传,让有才干的艺术家人尽其用,让有助于梳理剧种发展脉络的资料得到记录、整理。其次,“输血”的同时还要“造血”。戏曲剧种只有把握源流、自我发展,才能融入时代,继续服务于人民。
分割线